简介:吉林大学化学●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始建于2009年,该中心是整合我校生物学、化学、医学、农学、药学等相关学科教学科研实验室资源,搭建学科交叉的专业实践教学共享平台,2012年被评为“十二五”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。中心现有专兼职实践教学人员86人,实验室面积7980平方米,仪器设备1430台,总价值5645万元。
理念:以生物、化学、医学、动物学等 4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基础,以拔尖人才培养机制为引导,按着“学科交叉、共建共享、模块设课、分类培养、教研贯通”的原则,通过搭建“三实两训”的实践教学条件平台,构建“4 个层次、3 个结合、2 个贯穿”的实践教学体系,采取聘任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队伍建设机制,完善集中与分区相结合的管理模式,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、创业就业能力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,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特色:一是整合教学、科研和社会优质教育资源,搭建跨专业学科交叉实践教学共享平台。通过打通教学与相关科研实验室界限、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、与政府共建公共技术平台,搭建专业实验、中试实训、实习实践、科研训练和大型仪器训练为一体的“三实两训”实践教学共享平台,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。二是加强专业实验与科研生产的深度融合,构建教学与科研、生产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。通过统筹设计实践教学各环节内容,加强实验、实训、实习内容相结合,加强实验内容与科研生产实际应用相结合,加强交叉学科实验技术与方法相结合,将科研与仪器训练、创业与就业训练贯穿实践教学始终,构建“4 个层次(专业技 能综合训练、校内实训、科研训练、实习实践)、3 个结合(实验、实训、实习内容相结合,实验内容与科研生产实际应用相结合,交叉学科实验技术与方法相结合)和2个贯穿(科研与仪器训练贯穿实践教学始终,创业与就业训练贯穿实践教学始终)”的实践教学体系,使教学、科研和生产互相渗透,激发学生科研兴趣,启迪科研思维,培养科研道德,提升学生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能力。三是加强中心科学管理模式,建立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长效机制。通过实施分区与集中管理、开发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,保证中心安全有效运行;通过集成高校实验室和企业、政府资源,完善运行机制,建立高校与社会互惠互利、双方共赢的长效机制,促进优质资源深度融合和充分共享,推动教学科研协同发展。
成果:近3年来,中心承担教改项目111项,出版实验教材27部、发表研究论文224篇,获省级以上成果奖励63项;覆盖17个专业,本科生有1400多人,本科生承担校级以上542项目,(国家级150项),发表研究论文228篇(SCI、EI索引95篇),参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6项,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高;接纳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学生、高新企业技术人员、高校教师、中学生等1300多人次,组织开展了省级创业计划大赛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大赛2项,覆盖高校21个1100多人次;已有国内外50多个实验室380人次前来学习与交流。